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8章(1 / 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他说着身子一转,就不再看韩非。

&esp;&esp;韩非低头,看见自己手中的客卿印信,不由抿了抿唇。

&esp;&esp;他知道,这个师兄给了自己一个选择。现在若是他帮忙做疏,便是说明,今后他会慢慢涉及秦国朝政之事,像那些他国的臣子一般逐渐变成秦臣,而不再是韩臣。

&esp;&esp;韩非脑海间闪过一张张朴实的、忙碌的、有期盼和闪着光彩的黔首脸颊,再回忆起韩国未曾破灭,国政混乱,百姓民不聊生的情状,他默默将印信捏在手心,捏得指节发白。

&esp;&esp;或许那样的韩国根本不值得他记住。

&esp;&esp;不久,桌案处传来纸笔轻微摩擦之声,十分令人安心。

&esp;&esp;李斯无声笑了笑,随即放心的睡了过去。

&esp;&esp;不久后,嬴政便接到了这封由韩非代写的《伐赵檄文》。

&esp;&esp;一开始,嬴政还以为自己看错了。他满心不敢置信,还伴随着巨大的欢喜!他强行压抑住心情,再次从头到尾,仔仔细细,逐字逐句的将这一篇上疏读了一遍,发现果然是韩非写的!

&esp;&esp;韩非对秦国本无出仕之心,本来他还殉国过,全靠嬴政、赵瑶君、李斯的强行操作,才让他没有死成。如今他肯替李斯写奏疏,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。

&esp;&esp;嬴政连忙提笔,再奏疏上激动欢悦的挥毫,落下“大善”二字!然后又迫切的给自己早就喜爱憧憬的人才韩非,写一封真情实感的手信,让李城亲自送去韩非府上。

&esp;&esp;写完信,嬴政继续处理伐赵之事。

&esp;&esp;如今兵马备齐,粮草齐聚,将帅得令,赵国又危在旦夕,此时出兵,再合适不过。

&esp;&esp;嬴政当即叫来王绾、章邯、王翦、李牧、蒙骜、麃(biao)公等汇聚一堂商议出征之事。

&esp;&esp;等赵瑶君忙着做完作业,忙着学习,好不容易得了空闲之时,玄甲玄盔的秦军,如同黑沉沉的乌云,以不可阻挡的气势,集中在了咸阳城门口。

&esp;&esp;嬴政上朝楼,赵瑶君和扶苏,以及众臣都为大军送别。

&esp;&esp;春日风大,吹得旌旗猎猎作响。风中传来雄浑古朴的号角之声,如同战争打响时的号角,掀开收割生命的序幕。羊皮大鼓置于墙头,耳边似乎能听到战场嘶鸣之声。

&esp;&esp;王翦、蒙骜各自将手中一只鼓棒,双手奉于嬴政身前,嗓音恭敬而肃杀:“请大王为我大秦战士鸣鼓,以壮军中士气!”

&esp;&esp;嬴政接过鼓棒,目光扫视咸阳城下的兵马,并无一言,只用鼓棒在那羊皮大鼓上又沉又响的敲动了第一声:“咚——”

&esp;&esp;大地好似震动。

&esp;&esp;“咚——”

&esp;&esp;军中伴随这鼓点,唱起了《无衣》之歌。

&esp;&esp;赵瑶君站得直直的,看着城楼下密密麻麻,整齐划一的秦军,如今汇聚成了一首豪壮昂扬的战歌!

&esp;&esp;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袍。王于兴师,修我戈矛。与子同仇!”

&esp;&esp;“岂曰无衣?与子同泽。王于兴师,修我矛戟。与子偕作!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