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40章(1 / 2)

<dt css="rd">

&esp;&esp;皇后是指望着自己去挫败贵妃的锐气,继而坐稳后宫主位。那么太后呢,后宫谁得宠又与她有什么相关?

&esp;&esp;不论是皇后、贵妃,还是怡妃得势,她都能够稳坐她的太后之位,无非是谁侍奉的她更尽心罢了。

&esp;&esp;不过听闻皇后近来确实颇得太后欢心,这大约也是她愿意指导皇后一二的原因。

&esp;&esp;但现在赵岳却来问她,是不是太后想要加害于自己,赵岳为什么会这么想?

&esp;&esp;闻言,少年人一双剑眉凝着,“掌印知道,前些时日,太后曾召见过我两次……”

&esp;&esp;赵岳告诉白惜时,太后对他很是关心和善,可每一次从慈宁宫回来后,他都会深深的陷入痛苦之中,因为太后怜悯他的遭遇,怜悯他父亲的遭遇,他的父亲是被牵连其中,并没有真正参与谋反,只是因为没有果断与定国公划清界限,才会遭至身死问罪的下场。

&esp;&esp;然后从太后那里,他还无意得知了是白惜时率先将定国公谋反之事上报回京,并且很有可能为了自己的功绩,白惜时将这件事给严重化了,以至于造成受波及之人甚广。

&esp;&esp;也就是说,如果没有白惜时,他的父亲可能不会死,他可能不需要遭受这非人的宫刑,他亦很可能不会家破人亡。

&esp;&esp;虽然太后一个明确的字眼都没有说,但从慈宁宫回来后,赵岳确实陷入了这样的思绪里。

&esp;&esp;连日来,他不知道自己是应该感激掌印,还是应该恨他。

&esp;&esp;因而才会有那段时间的彷徨低迷,也更容易被激怒,继而被利用当众冲撞了宁安世子。

&esp;&esp;听完白惜时赵岳所说,白惜时凝眉不语。

&esp;&esp;太后此举何意?是想要激起赵岳对自己的恨意,继而策反他,叫他做盯着自己的眼线?

&esp;&esp;但自己又有什么威胁,能让深居后宫的太后愿意花这么大的精力来对付她?

&esp;&esp;她是不是忽略了什么?

&esp;&esp;一时尚没有缕清思路,白惜时暂时按下疑虑,改为去问赵岳,“你为何现在要来告诉我?”

&esp;&esp;在对面之人的注视下,赵岳的眼神逐渐坚定,“我想要相信自己的直觉,也相信指挥使的判断。”

&esp;&esp;赵岳其实很早就知道滕烈,那时候他还是被家族中寄予厚望的后辈,想着拓马长枪、想着挥军千里,然后这一切的梦想,在看见滕烈策马应敌的时候有了具象的概念。

&esp;&esp;那时候的滕烈还不是锦衣卫指挥使,只是一名京卫镇抚,后来得知他一步步走到指挥使的位置,赵岳也曾立志要与他一样。

&esp;&esp;他相信自己这段时日与掌印朝夕相处的感受,也相信滕烈看人的眼光。

&esp;&esp;白惜时听完没再说什么,沉吟片刻,“今日之事不要向外人提及,特别是秉笔。”

&esp;&esp;赵岳郑重点头,“是。”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